往事拾晶

张西陵

2327

2011-10-05 00:00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每每忆起,我都为之感动。

那是新聘的杨工即将报到时发生等一件事。宿办用房——这个平日里不太引人注意的事情,因人员的增加,突然间成了一个大难题出现在产业园的领导面前。

大家知道:产业园目前总共有窑洞10孔,平房11间;公用房屋有办公室、会议室、餐厅、厨房、库房和监理室、警务室、客房等;可以成为我们宿办用房的只有2孔窑洞、6间平房。而我们14名员工中常在单位的11人就分布于这8间房中(一个双人间,7个单人间,两位兼职客房管理员暂住客房)。不久前新来的小孙也临时住在客房,这次又来了杨工,按计划最近还要再来一位×工。届时、我们的员工队伍将壮大为17人,常住的有14人。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调整。但是、究竟怎么样调,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其实、以前我们也进行过小调整,比如在给监理室配设施时就从吴师处调出长沙发、张海峰处调出三斗桌、兰婧处调出热水器等等。同志们都很理解、很支持、很配合。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幅度稍大点,性质都一样。

焦主任和王主任商量来商量去,终于拿出了一个调整方案。

方案的总体思路是:挖潜合并,协作利用。

方案遵循的原则是:长者优先的原则,家在外地优先的原则,技术人才优先的原则,女士优先的原则,领导优先的原则。

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整合,尽可能满足我们的办公需要。同时要求大家理解一点、奉献一点、牺牲一点。所谓的理解不是理解领导的苦衷,而是理解“筹建处”三个字的意义。所谓的奉献不是叫大家捐钱捐物,而是奉献一点优越。所谓的牺牲不是让大家流血流泪,而是牺牲一点享受。

并且、焦主任提出要和我合并办公室,也就是说他率先告别单人间,住进双人间。他的这一要求,无疑给员工们做出了表率,身先士卒地带了一个好头。

方案的核心就是适当增加双人间,让家在县城的6位员工住进去。就像门卫刘师、炊事员张师一样两个人住一间房子(当然不是动员大家都把老婆领来,而是一个启示)。

这样做是有基础的,因为这6位员工(老焦、老张、老陈、老宗、吴师、小孙)曾经是领导干部、优秀职工,现在是产业园的主力构成。相信他们会继续谱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同舟共济,和谐与共”的鸿篇巨制的。

这样做并不委屈谁,集团公司的所有办公室就都没有床,每个人就那么一小块,一台电脑桌的地方,两、三平方米吧。大热的天,中午就休息在那里,相比之下我们已经非常优厚的了。
诚然,可能有人会说:那是省城,寸土寸金,咱们小县城,天壤之别,档次差远了,无可比性。那么我要说:和咱们同城的紫来发公司在桥山镇政府楼上办公,他们就没有床、也没有一人一柜,除领导外,几乎全是双人间,我儿子所在的工程部还是三人间呢。

说实话,我们产业园的办公条件还是非常优越的:平房、石窑、空调、自来水。仔细想一下,天底下所有的项目部,哪一个有此条件!盖高楼大厦的住活动板房,修高速路的住工棚、钻山沟……
所谓的房子及房内设施是人们生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但凡自然人都会依据自己的条件千方百计创建这一基本条件以满足自己的基本要求。产业园也是这样,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一直以来都贯彻着“尽量想办法让大家住得明亮一点、宽敞一点、舒心一点;尽量想办法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办公生活条件”的指导思想。

合并调整后挤出了两间房子和将近两间房子的设施,按照2009年产业园筹建处刚刚成立时第一次采配的标准粗略估算了一下:一间房子里面的设施有桌子、沙发、床大约两千多,一套床上用品八、九百,公文柜、热水器、炉子、烟囱、暖壶、脸盆架等乱七八糟近千元,两个房子需要八、九仟。大家合作了、奉献了、调整完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大难题,于笑谈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今天,产业园一切照常,平静如水。可我每每忆起都会心起涟漪。这次合并调整,看似为了解决宿办用房问题,其实际意义远不在此,而在于大家用行动诠释了“筹建处”的性质,表现了龙乡人热情好客、团结向上、低碳生活的优秀品质;在于员工们用行动弘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的延安精神,秉承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黄帝农耕文化,传承了勤俭持家、物尽其用的民族美德!
 

陕西轩辕酒文化旅游产业园筹建处   张西陵

返回列表